品牌库卡
全新程度二手
额定电压5V
加工定制否
额定频率5HZ
中国机器人现状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2013年中国**过日本,成为年购买机器人数量多的国家。中国去年购买了36500台机器人,工厂的业主们现在更倾向于购买更便于管理的机器人。这背后是中国急速上升的人工成本,以及机器人价格的快速下降。
有关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增长3倍,年平均增幅15%。2013年国内有27个地区调整了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过20%。但是,机器人的价格每年下降30%,几年前20万元的机器人,现在只需三分之一的价钱。以往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业,现在国内电子、锂电池、LED、食品、金属加工等行业也开始广泛地应用机器人。
按机器人安装量算,中国机器人市场目前还小于日本、韩国。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数量2.55万台,2013年新增3.37万台,增速近50%。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数量将达4.35万台,同比增长约30%。
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进入成长的快车道。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28台/**,今后几年将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将达115台/**,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新松、汇川、广州数控等一批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也迅速崛起。但是,它们的规模仍然偏小。2013年,国产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基本都在500台以下。汇川技术、新松机器人去年的收入分别只有17.3亿元和13.2亿元。
和**工业机器人市场类似,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的三大主要种类为焊接、搬运、喷涂。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一般运用在制造、安装、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金融、医药、冶金及印刷出版等众多行业。近几年,除汽车工业外,电子、物流等行业的机器人安装数量增长也很快。
但是国产机器人企业面临内忧外患。核心技术缺失、零部件基本外购、产能瓶颈约束、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两三年内都难以解决。

早在1996 年时,KUKA 机器人就采用了当时为开放和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工业PC-Windows 操作系统作为KUKA 机器人控制系统和操作平台,使得KUKA 机器人成为开放和标准化程度的控制系统,而今也正在逐渐成为**的标准。
KUKA的6D 鼠标编程操作机构,把*行器操作的理念引入到机器人操作中,使得机器人的操作和示教犹如打游戏一样轻松方便。此外,KUKA *特的电子零点标定技术、航空铝制机械本体、模块化控制系统及机械结构等都从本质上诠释了以技术突破和不断创新的宗旨。?
KUKA 码垛机器人的显著特点是速度快,因为机器人的手臂采用高分子碳素纤维材料制造而成,既满足机器人手臂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对刚度的特殊需求,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机器人本身的动惯性能以及加速能力。
机器人控制器采用和标准机器人完全相同的标准,另外,码垛的软件功能包KUKA.PalletLayout,KUKA.PalletPro,KUKA.PalletTech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提供非常轻松的码垛应用和编程环境。

中德两国时差6小时,交易宣布后,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库卡公司暴涨了23.21%,以104欧元收盘。48倍市盈率是不是太贵了?交易披露后,“太贵了”,是一位*投行人士的反应,他对《财经》记者评论说:“一年前,库卡的不到70欧元,115欧元的价格不可思议,而且库卡在四大机器人公司里并不是的。”
对此,一位高管回应说:历史上,德国资本市场全面要约收购的平均溢价是42%,收购库卡的报价,比库卡**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才溢价36%。按115欧元的收购报价,库卡的市盈率(PE)为48倍,而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三家5月18日的PE分别为:ABB15.44倍,发那科19.92倍,安川电机15.09倍。
据银河证券统计,过去十年间,四大家族的PE区间分别为:ABB(11~40),发那科(14~53),库卡(5~20),安川电机(12~80)。根据2015年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年报数据,发那科的净利率,达25.72%,另外三家的净利率都是个位数,ABB为5.78%,安川电机为5.71%,库卡为2.91%。
据中信证券分析,发那科的净利率之所以**另外三家,主要原因是发那科可以自行生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器,以及控制系统,特别是其机床业务给机器人业务带来了零部件方面的协同效应,再加上发那科提供大量机床软件业务,这些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很高。而ABB和库卡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则需要外购,而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占到工业机器人一半以上的成本。
如此看来,48倍PE买库卡,是买贵了。但是,如果对比一下A股的机器人上市公司估值,结论就会完全不同。国内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市盈率高达97.78,是库卡的两倍。其它几家,埃斯顿,127.24倍;博实股份,86.04倍;华昌达,76.26倍。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外资被垄断。
精密减速机、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器是机器人核心的零部件,三部分分别占成本比重为30%、25%和10%左右。其中,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可靠、精确运行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与通用减速器相比,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要求具有传动链短、体积小、功率大、质量轻和易于控制等特点。
目前**机器人行业,75%的精密减速机被日本的纳博(Nabtesco)和HarmonicDrive 两家垄断(业界俗称RV 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其中纳博在工业机器人关节领域拥有60%的市场占有率。交流伺服电机目前主要厂商为欧系的伦茨,Lust,博世力士乐等,以及日系的安川、松下、三菱等公司。欧系电机及驱动部件过载能力,动态响应好,驱动器开放性强,且具有总线接口,但价格昂贵。
日系品牌其价格相对降低,但动态响应能力较差,开放性较差,且大部分只具备模拟量和脉冲控制方式。2012 年,安川、ABB 等日本品牌占45%份额,欧美品牌占30%份额,闽台和韩国占10%份额。?
控制器一般由机器人厂家自主设计研发。控制器为重要的是其运行的软件模块,通过动力学算法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响应各种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实现高精度的运动和定位。
目前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的控制器均为在通用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平台基础上进行*。目前通用的多轴控制器平台主要分为以嵌入式处理器(DSP、POWER PC)为核心的运动控制卡和以工控机加实时系统为核心的软PLC 系统,其代表分别是Delta Tau 的PMAC 卡和Beckhoff 的TwinCAT系统。
-/gbahhgh/-
http://wgpdsj.cn.b2b168.com